niponica

2022 NO.33

Menu

尽享日本美食尽享日本美食

7


长崎蛋糕

文豪亦钟爱的港口城市的烘培点心

摄影●新居明子

文豪夏目漱石也享用过的长崎蛋糕。浓醇的甜味与滋润的口感是其特征所在。

长崎蛋糕(CASTELLA),是把用小麦粉、鸡蛋及砂糖等掺混揉合而成的面浆注入四方形模具里烘焙而成的海绵状糕点。装盒销售,食用时通常切成约3公分厚的块状。长崎蛋糕的发源地在九州地区的长崎县。位于日本西端的长崎县,十六世纪后半叶对外开放成为贸易港口,后来,在当时的幕府禁止与外国通航通商的锁国时期,这里是日本唯一的对外交易窗口。

据传长崎蛋糕起源于锁国前十六世纪时葡萄牙传教士带来的糕点,但在葡萄牙却没有名为“CASTELLA” 的糕点。也有人认为葡萄牙的“pão de ló”或西班牙的“bizcocho”是长崎蛋糕的起源。长崎从1620年代开始制做蛋糕,后在日本各地普及。

在与长崎蛋糕因缘较深的文人中,有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之父的夏目漱石(1867-1916)。夏目漱石出生于日本结束锁国并开始作为近代国家起步之时,他把急剧的西欧化带来的内心彷徨反映在了其作品世界中。夏目漱石自己非常爱吃甜食,在其数部作品中都有长崎蛋糕的登场。他曾在其代表作《我是猫》(1906)中以猫的视角诙谐地描绘了年轻的客人趁主人离开座位的间隙偷吃蛋糕的情景。

此外,在夏目漱石的日记中也曾写到在京都访友并收到小礼物长崎蛋糕的经历。“仰望春暖天空下的五重塔/怀揣长崎蛋糕来回游逛”。一段轻快的插曲,令读者眼前仿佛出现夏目漱石怀揣心爱的长崎蛋糕周游古都的身影。

长崎的老字号蛋糕店——文明堂总店的总裁中川安英介绍说,长崎蛋糕形成现在的口味,是在自十九世纪后半叶起在原料中加入了糖稀之后。他说:“加入了糖稀,面浆就变得滋润。日本人不喜欢干巴巴的口感。由于加入了糖稀,欧洲传统的烘培蛋糕‘CASTELLA’就变成了日本式蛋糕了。”为保证滋润的质感,烘焙的过程中须数次搅拌面浆,这样就能使火候均匀并提高面浆的滋润度。

时至现代,长崎蛋糕依然常被用作赠答礼品或伴手礼品,并在盛衰变化激烈的糕点领域持续保持不败的地位。糕点与文学,都在历史转变的进程中有过浓厚的一笔,且在时代的变迁中历久弥新,并将永远是日本人之所爱。

文明堂总店的“长崎蛋糕”。近年来,很多都是事先切开后销售的,以便于食用。

长崎传统的喜庆糕点“桃蛋糕”,这是带有糖霜装饰的蛋糕。

《我是猫》是讲述主人公黑猫与家人及周围人们的故事的诙谐小说。初版于1905年发行(所藏:漱石山房纪念馆)

1900年开张的文明堂总店,老字号店铺气息浓郁。长崎城里有100多家蛋糕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