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No.14

Menu

  • pdf
  • pdf

阅读电子书,需将Javascript设为有效,同时,还需要Adobe公司免费提供的Flash Player插件。get flashplayer

日本文化中的晶亮炫彩

3

光艺,让技术与文化融为一体

1 2

金鱼在屏风上欢游

约从十八世纪起,金鱼渐渐成为平民百姓喜爱的观赏鱼,而今天,金鱼又开始与照明、映像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结缘,2014年7月至9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会在东京举行。展馆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屏风水槽Ⅱ”,金鱼在一个巨大的屏风中欢快地游动。日本人自古以来使用屏风来分隔空间或用作装饰,而在这个屏风形状的水槽中,展现着的是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各种映像投射。用丙烯材料制做的宽7米、高2米、厚25厘米的水槽,约600条金鱼在水中游动,它们与投射而来的映像浑然一体,营造出一道全新的美妙景象。

这个展览会的总监木村英智,是一位艺术水族馆设计师,有在热带鱼专营店工作的丰富经验,后独立创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融水族馆与美术、设计、娱乐为一体的“艺术水族馆”领域,并在日本各地举办展览会,除了光与映像外,还运用音声、气味等元素,追求诉诸于五官感觉的艺术表现。据介绍,展览会水槽中的金鱼受着严格细致的健康管理,映像投射对金鱼的健康不会产生恶劣影响。

“屏风水槽Ⅱ”,映像被投射在有约600条金鱼游动着的屏风形水槽中。(照片提供:株式会社H.I.D.INTERAQTICA)

独立行政法人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开发的导入了珊瑚基因的蚕茧(上)以及用其生丝织造的和服(远上)。在LED蓝光的照射下,就会发出绿色或粉红色的光亮。(照片提供:读卖新闻社)

会发光的生丝

这是一件会在黑暗中呈淡绿色的和服,而这件以真丝为原料的衣服之所以会有绿光,那是因为它使用了“发光生丝”,即导入了发光珊瑚基因的蚕所吐出的生丝。这项技术是由位于茨城县筑波市的政府系统的研究机构所开发的,最初是导入发光水母的基因,但现在使用的是光亮更强的“丛生盔形珊瑚”的基因。

在显微镜下,先用金属针在直径约1 毫米的蚕卵上戳一个小洞,然后使用极细的玻璃针从这个小洞注入含有珊瑚基因的DNA。因为只有部分细胞含有珊瑚基因,所以,这些蚕本身是不可能吐出发光生丝的。但是,这些蚕的下一代,其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带有珊瑚基因的DNA,因此就能吐出含绿色荧光蛋白质(与珊瑚所含同样)的生丝,而从这种新生代蚕茧中得到的生丝,在黑暗中受到蓝色LED光亮的照射,就会发出绿光。同时,也有因导入了其他种类的珊瑚而能够发出粉红光或桔黄光的生丝。

此外,对功能性生丝,例如含抗菌成分的生丝等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其成果有望被应用于再生医疗或化妆品原料等。

使用ROHM株式会社开发的LED灯泡,露地行灯照亮着京都东山地区的散步道。(照片提供:京都花灯路推进协议会)

古城花灯路上的节能灯

“京都花灯路”,是京都市每年在早春与初冬两个时节举行的以“灯”与“花”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东山的白墙、石板地,竹林的小路、河岸……,嵯峨与岚山地区的散步道沿着美丽的自然景点蜿蜒而伸,一路上约2500盏露地行灯,夜色中灯火朦胧。这些行灯使用的是由当地电子部件厂商开发的LED灯泡。

这一文化活动始于2003 年,当初,露地行灯使用的是白炽灯泡。虽然很早就开始考虑使用LED灯泡,但是,因为没有可用于行灯的小灯泡,同时也没有如白炽灯泡那样光域较大的产品,所以LED灯泡的使用难以实现。于是,当地的电子部件厂商开始自行开发,他们将LED芯片直接安置在陶瓷载体上,并对灯罩的形状及原材进行了创意性设计,终于使LED小型化获得成功。约180度的光域角度,高雅的灯光照明,当然,它同时也具有LED灯泡的节能特点,据说其耗电量是白炽灯泡的八分之一。

虽小,却是不折不扣的立体映像

2014年1月,日本玩具大厂商推出一款立体投影食玩产品(属于玩具,附带于糕点),一个掌上小盒,却能让人观赏到立体的东京夜景。

此产品的构造是,使用智能手机读取盒子上标出的二维码,即可下载映像数据,然后,拆除盒子的上盖,将附属的反射板等部件安装在内部,再把已经读取了映像数据的智能手机放置在上面,这样,智能手机画面上的映像就被反射在盒中,从而出现能以假乱真的立体映像。

第一款上市产品再现的是东京彩灯活动的场景。产品被认为是将最新映像技术引进了玩具领域,并在由行业团体评选的“2014日本玩具大奖”的“创新玩具部门”中荣获大奖。因价格适中,其后以儿童们喜爱的动画人物等为内容的后续产品也相继推出。

“HAKO VISION”(产品名称),智能手机的映像经过在投影盒中的反射而成为有趣的立体映像。(照片提供:株式会社BAN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