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NO.26

欢迎走进日本庭园

2

日本庭园 式样的变迁

1 2

12世纪~
禅宗庭园

龙安寺(京都府)较具代表性的枯山水庭园。

平安时代之后日本步入镰仓时代(1185~1333年),是一个武士兴起以及受佛教宗派禅宗的影响较深的时代。住宅和庭园的式样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对武士阶层而言,即便是上层人士也未曾有过在庭园中举行豪华仪式的习惯。

日本庭园在接下来的室町时代(1333~1568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被称为山水河原者的工匠们创造出了枯山水这一新式样的庭园。这些庭园受到了禅宗的强烈影响,以彻底的抽象化为特点。通过巧妙地布置景石来表现山和瀑布,并铺设白沙来替代流水。这种形式的庭园在世界各处都无法找到。

同时,这个时代的庭园还深深地受到了“书院造”这种建筑式样的影响。书院造,乃是如今日本传统民宅的雏形。从该建筑中欣赏到的庭园,仿佛一幅名画,映入坐在书院造中一处书院(书斋)里的鉴赏者的眼帘中,很自然地让观看者引入这幅美景。

16世纪~
茶庭

仙洞御所(京都府)的茶亭

从入口通往茶室的飞石,有规则地排列起来。

布置在庭园内的石灯笼起到了照明和装饰的作用。

庭园内种植的花草令庭园的视觉层次更加丰富。

茶庭饱含了静谧的精神性,与茶头千利休(1522~1591年)所完成的茶文化一同发展起来。茶庭在建造时极力排除了人工修饰,保留了极其自然的外观,可以经由此处前往茶室。如今的日本庭园吸收了飞石、石灯笼、植栽和蹲跼(即石制洗手盆)等诸多继承自茶庭的要素。采用了简朴设计、用来向客人供茶的茶亭也包含了一些源自茶庭的元素。

17世纪~
回游式庭园

水前寺成趣园(熊本县)回游式庭园。

日本庭园历经数个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式样的精妙均凝聚在江户时代(1600~1868年)的回游式庭园中。使用名石名木将名胜缩小后重现。人们在欣赏宽阔池塘的同时,环游四周,享受连接出现富具变化的四季美景。建于江户时代初期的京都桂离宫庭园便是典型的回游式庭园,中央设有池塘,四周布有数处茶屋,成环绕状。日本的三大名园(茨城县水户市偕乐园、石川县金泽市兼六园、冈山县冈山市后乐园)以及熊本县的水前寺成趣园等均为由封建领主们修建的回游式庭园。

明治时代(1868~1912年)初期,西欧的影响力也遍及到了传统日本庭园的设计中,此时开始采用带有开阔草坪的空间。东京的新宿御苑便是其中之一。

现代

设有开阔草坪的新宿御苑(东京都)



尼崎博正

日本的园林学者、造园家、京都造形艺术大学教授。1992年获日本造园学会奖。时任京都艺术短期大学校长、京都造形艺术大学副校长,现任日本庭园及历史遗产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照片来源:奈良市观光协会、京都文化博物馆、 Leemu, @fukui_norisuke、shalion/PIXTA、首藤光一/Aflo、出水神社、环境省新宿御苑管理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