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onica》是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现代日本风貌的网络杂志。
2019 NO.25
日本的漆工艺
![3](../../../images/number-3.png)
日本的手工活
~创造漆器的匠人们~
分工协力而成的漆器
漆器在经过制作作为涂料的漆、制作底胎、给底胎上漆这三个工序后方才大功告成。这些工序基本上通过分工协作,多数情况下在一个产地中会有各道工序的专业匠人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漆器。在这里,通过各道工序中知名的产地,来为大家介绍创作出漆器的日本手工工艺。
摄影:岩手县二户市漆产业课、金井 元
【割漆】
细致的工作,创造出好漆。
日本的岩手县二户市是著名的漆产地。这里也是全日本割漆匠人最多的地区。
作为漆器涂料的漆,均经割漆匠人之手采取。割漆,是用割漆刨等工具在漆树上割开一字形口子,再用刮刀从割口处收集为治愈伤口而聚集过来的树液的一项作业。每位匠人每年要负责巡视400棵漆树并从中收集漆液。
割漆的时间通常在6月至10月下旬,在不同时期割取的生漆,其干燥性能及含有的成分也有所差异,因此匠人会分季节割取性质上有微妙差异的生漆。例如,在6月至7月割取的生漆水分较多、干燥较快,适合用来给器物披上光泽。8月是割漆的高峰期,此时割取的生漆由于夏季气候的影响而水分较少,漆酚(生漆的主要成分)含量也最多,因此拥有最高的品质。视天气、植被条件以及漆树的恢复状态,每隔五天左右进行采取,在10月刮下树上残留的所有漆液,一年的割漆工作便结束了。
尽管生漆的刮采如此讲究,但每年只能从每棵树上采到200g的生漆。据说匠人们为了采到更多优质的生漆,会仔细观察漆树的状态,以此确定割口的位置和间隔。
采到的生漆经搅拌变得均匀之后,再经过蒸发水分的工序便成为了精制漆。精制后便交付给漆批发商,然后到达负责上漆的匠人手中。
![](../../../images/zh/niponica25/03-01.jpg)
用来采漆的漆树。日本所用的漆中,日本产的仅不到3%,这部分中的约70%均为产自岩手县二户市的净法寺漆。
![](../../../images/zh/niponica25/03-02.jpg)
由于漆接触空气后便会固化,所以割漆匠人需要在割开漆树皮后的瞬间立即收集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