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o.17

Menu

  • pdf
  • pdf

阅读电子书,需将Javascript设为有效,同时,还需要Adobe公司免费提供的Flash Player插件。get flashplayer

日本的微型工艺

1

日本的传统微型工艺品
华丽、精致

1 2

古代武士的甲冑、平民百姓的饰物,以及出口到海外的艺术品,都是各历史时代技艺精华的产物,这里,我们将跟随专家的讲解走进一个灿烂的微型工艺世界。

访谈●黑川广子

追溯日本美术的历史,可以不难发现使用了微型技术的漆器或金属工艺的古代名品。但是,这些名品曾被作为奉献给神佛的法器或是贵族阶层的奢侈品而为一小部分权力者所拥有,故属一种局限性文化。而精益求精、炉火纯青的技艺成果开始被大众百姓所享,且微型工艺日益普及并缤彩纷呈,那是在进入町人(即手艺人与商人)文化繁荣的江户时代(1603-1867)以后的事。

说到江户的微型工艺,首先要提及的是日本武士的刀饰用具。刀(即日本的武士刀)是武士的象征,而从之前的战国时代传承下来的佩挂刀饰的习俗,在太平盛世中开始迅速走向对精细技艺的追求,而“鍔”即护手(用于保护握住刀柄的手)就是其中一例。在直径约7公分的金属块的正面与背面,精细地雕刻着一个花鸟风月的飘渺世界,甚是出色。

日本的武士刀上嵌入的“锷”(即护手)的两面均是绘有松树、仙鹤的微型画。《樱红叶莳绘脇指拵》,作于十九世纪末。6.2×6.9公分。(根津美术馆所藏)

模仿生物或故事卡通人物制作的形象诙谐的“根付”(吊坠)。
1. 双手按着木屐的雷神“雷电”。象牙雕刻,高5公分。
2. 眼睛镶嵌精致、细部表现清晰的青蛙。《干柿与青蛙》,亮长制作,黄杨木雕,高3公分。
3. 江户人嗜好的鲣鱼时鲜也被制成“根付”(吊坠)。《牙雕初鲣根付》,光广制作,象牙雕刻,直径4.1公分。
4. 抬起前脚并作出可爱动作的小狗。《小狗》,亮长制作,木雕,长3.5公分。
5. 梨皮与蜜蜂,逼真的质感令人叫绝。《梨子与蜜蜂》,江月制作,木雕,高4.9公分。
6. 母虎瞪着双眼守护着2头小虎。《母子虎》,白龙制作,象牙雕刻,长3.5公分。
7. 鼓起翅膀抵御寒冷的麻雀,这一姿势常被作为创作原型。《福良雀》,漆涂工艺品,长4公分。
8. 猴子手持象征着长寿的桃子。《猴》,丰昌制作,木雕,高3.7公分。

图片均引自日本根付研究会编的《根付──凝缩了的江户文化》(美术出版社,2005年)

时尚造就了精细的工艺

“印笼”上有用莳绘(泥金画)及螺钿工艺手法画的常春藤,并附有同为莳绘(泥金画)的圆形吊坠。《蔦莳绘印笼》,6.8×4.9公分(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所藏)

同时,和服文化对精细工艺的出现起了推动作用,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和服的垂长线条以及具有观赏性的图案花纹,使以宝石为主的项链、耳环很难与其相配,于是,身着和服的女性便会在盘拢的头发上插一发簪,而男性会配以刀剑饰具等,这些兼具实用性的装饰物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吊挂在腰间的饰物“印笼”,是这一时尚潮流的一个典型。“印笼”,原本是放印章或药物的容器,最初流行于武士阶层,后来,当它普及至平民社会时,便被纯粹地看作是一种饰物。“印笼”一般为长方形,长约9公分,宽约6公分,容器的外侧有使用“莳绘”(用金粉在漆器上绘画的技法)、景泰蓝等各种技法所描绘的图画与花纹。以自然景物、喜庆花纹、神话童话等为题材的各种精致的图案,似乎都在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令人百看不厌。

“印笼”、“巾袋”(布袋)、“根付”(将烟草盒等吊在腰间时用作别扣的吊坠)等小饰品的需求,也促使了微型工艺的不断进化。使用木料、象牙等制作的“根付”,以机智的设计以及超绝的技艺将森罗万象凝缩在一个在仅数公分的世界里,而这正是江户平民文化的微型工艺的趣意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