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o.17

Menu

  • pdf
  • pdf

阅读电子书,需将Javascript设为有效,同时,还需要Adobe公司免费提供的Flash Player插件。get flashplayer

日本的微型工艺

5

超越玩具的玩具

1 2

囊括卡通人物、车辆、动物甚至美术品的日本模型工艺,以多样性及高品质而享有盛誉。这里,我们将走访两处模型制作现场,探寻精致模型的制作秘籍。

摄影●名取和久

小厂的匠艺打造出塑胶模型的逼真感

边用手触摸边对模具进行最后的检验。

在东京的工商街区的江户川区,有一家创建于1978年的名为秋东精工的模具工厂,从事以注塑方法生产用于制做塑胶模型的模具。塑胶模型的模具,是将很多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而成型的,所以,各个部件容易出现细小的歪斜或尺寸的偏差,而不使用粘着剂的组装,即“嵌入式”模具制作,其难度特别高。擅长这种嵌入式塑胶模型的模具以及精细模具制作的秋东精工,虽是家小厂,但是,它作为一个工匠团队制做出了很多热门作品的模具,成为日本模型行业的一个支柱。

创建人、现任董事会长柴田幹雄曾亲手制作了国产第一款塑胶模型“核能潜水艇鹦鹉螺号”。

他笑着介绍说:“当时使用类似凿子的一种名叫錾子的工具,在金属上进行雕刻制做模具,多次遭遇失败,但是,为此而动脑筋、想办法却是一件乐事。”

现在,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使用3D打印机制作样本,然后用机械对金属块进行切削加工。用刀具无法削去细微的棱角,并会留下些许曲面,因此须再用电进行溶化并去掉棱角。

最后进行百分之一毫米单位微调的,则是熟练工匠们的“手”。在连接部位涂上涂料使之相连,检查表面的斑驳,并边用手触摸,边用电气式锉刀进行磨削。这个作业依靠经验与感觉,要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熟练工,至少需要5 年的时间。

用高精度的模具来制作塑胶模型的话,就不会出现以往塑胶模型的连接部分常见的被称为“毛刺”的残留材料。会长说,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有“不能有毛刺”的意识,这样才能制作出没有毛刺的产品。使高目标具体化并成为大家的共识,看来这是产品制作所不可缺少的。

船的塑胶模型与模具。

柴田幹雄手持亲自参与制作的日本国产首款塑胶模型“鹦鹉螺号”。

涂上涂料并检查表面的斑驳,同时用锉刀对模具进行磨削。

胶囊里的小生命世界

原型师寺泽光在对玩偶原型进行最后润饰。

在日本超市或电子游戏中心的自动售货机上,都可以方便地买到装在“胶囊玩具”(也称扭蛋玩具)中的小小的卡通玩偶,长期以来卡通玩偶一直人气不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种售货机作为口香糖售货机从美国进口到日本,当时里面都是10日元左右的便宜玩具,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售货机里的商品开始变成动漫人物形状的橡皮擦或卡通玩偶等,现在,300日元左右的商品成了主流。

IKIMON,是专门制做自然生物玩偶的商家,“日本青蛙”、“南极”等是其生产的胶囊玩偶系列产品,一个系列有6至8个种类。不同的玩偶或是拆开或是弯曲后放入直径40-75毫米的胶囊里。

据介绍,要使生物玩偶具有生命感,这是有难度的,制作中,头颈的角度及眼睛的绘制都要一丝不苟,色彩也很重要。从企划到成品,通常需要半年或7、8个月,有的甚至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

制作玩偶原型的,是原型师。使用电砂轮对树脂进行切削并做成形状,为使细微部分的再现逼真,还需要有使用木头及黄铜丝做的手工用具。

从事这一行已有15年的寺泽光介绍说:“原型制作,没有正确方案,也没有范本,所以,大家都使用各自的方法,并对工具进行改进或开发。”

快的话,一个月能完成1个系列的6个产品,但如果碰到伤脑筋的问题,有时会耗上一年多。

“作业不顺的时候,作品一眼看上去就有不协调感。最初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是手臂线条不对?或是姿势不对?于是,找出问题点,对细节进行修改,这样,就会花费很多时间。”

卡通玩偶虽然价格便宜,但也要求有较高的完美度,而制做者就要不断满足这些要求。可以说,也正是制作者们的切磋琢磨,才使日本的模型工艺文化结出硕果。

印象以及手感等这些极其接近人体的感觉,是日本的模型的质量支撑,并使人从中感到一种温情。或许也正是如此“有血有肉”的玩具,才会使男女老少都对它着迷。

IKIMON的总裁佐藤纯也手持自己公司的产品。

手制的工具在作业中发挥作用。

南极”系列产品之一的豹海豹。

从原型到成品,其中要经过好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