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Japan > NIPPONIA No.32 > Chinese > Special Feature*
NIPPONIA
NIPPONIA 第32期 2005年3月15日发行
TOP

专辑*
十五至十六世纪,日本处于战乱时期,即所谓的战国时代,连续不断的战争使濑户的陶工们纷纷北逃,翻山来到美浓(岐阜县南部)。后来,陶工们在这里又成功地烧制出了日本独特风格的陶器,例如「黄濑户」、「濑户黑」、「志野」、「织部」等。当时,很多日本人迷恋茶道,十二世纪末从中国传来日本的饮茶习惯,到了十六世纪时已非仅是饮茶而已,它融入了更多的要素,包括款待客人时的心意和礼节、主人的审美意识的表现等,并且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
美浓出产的陶器,从白、黑、绿等色彩表现上可以看出其受中国和朝鲜的陶瓷文化的影响,但是,在左右非对称的造型以及抽象花纹等方面,美浓陶器又具有外国陶瓷所没有的独创。同时,美浓出产各种用途的陶器,例如茶道用的茶碗、碟子、香盒、凉食盘,此外还有花瓶、烛台等。茶道使日本人的审美意识集中体现在了陶瓷器上。十六世纪末的桃山时代,日本全国得到统一,而这一时代也是日本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换期。
朝鲜半岛的陶瓷烧制技术又一次被带入日本列岛。由于丰田秀吉出兵朝鲜半岛,使一些爱好茶道的武将们后来从朝鲜半岛带回很多陶工,并在以九州为中心的各处建造起窑场,例如唐津、上野、高取、萨摩、萩等。其中,唐津陶器尤为出类拔萃,多色多彩,不仅有茶碗、花瓶,还有大量的日常杂用器具,这些陶器用品从唐津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日本的瓷器,诞生江户时代初期(十七世纪)。日本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须特别提及的革新大浪潮,就是始于朝鲜陶工的瓷器烧制。朝鲜陶工来到日本后不久,有田的泉山发现了白瓷矿,陶工们用白瓷矿烧制出的瓷器,即薄又轻,质地结实,白色表面上的蓝花所透发出的水灵感,使它立刻风靡日本。这里的瓷器因通过伊万里港被运往各地,故也被称为伊万里瓷器。日本最早的瓷器受朝鲜的影响,但不久,大量的中国瓷器进入日本,日本开始彻底学习中国的瓷器烧制技术,并使日本的瓷器大为进步。当时,一位名叫酒井田柿右卫门的工匠发明了赤绘技法,从而使瓷器晶莹的白色表面出现了绚丽的图案。
东方陶瓷艺术之美也深深地吸引了欧洲的王侯贵族们,他们争相购买伊万里瓷器。并且,德国的麦森、荷兰的德尔夫特等欧洲的陶瓷企业纷纷开始模仿日本的伊万里瓷器以及酒井田柿右卫门的赤绘技法。可以说,日本的陶瓷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代。
十七世纪的京都,野々村仁清的陶瓷作品展现出了京都独特的富有宫廷情趣的造型和彩绘。后来,尾形乾山、奥田颖川、青木木米等人的风格交汇成一个优美的京都陶瓷的世界,并为今天的清水陶瓷奠定了基础。
image
锅岛陶瓷的彩绘樱树花纹盘,十八世纪的制品,高5.8公分,直径20.3公分,底径11.0公分,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是非常精致的彩绘瓷器极品。
japanese
到了十九世纪,日本各地的陶瓷产业出现飞跃性的发展。中国明代末期的「吴须赤绘」、「祥瑞」等符合日本人审美嗜好的造型设计开始融入日本,后来一直被用于日式餐具,直至今日。十九世纪后半叶,日本的陶瓷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亮相,伊万里、萨摩、九谷等地的陶瓷器又一次在欧洲刮起了旋风。日本审美情趣的流行掀起了后来二十世纪初的设计艺术新潮流(art nouveau)。
日本陶瓷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朝鲜半岛以及中国的影响,但同时,日本的陶瓷也在表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历史过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japanese


BACKNEXT

NIPPONIA
TOP
   专辑*    美飨尽收    新日本旅游指南
   生活在日本    日本动物志
   日本的大相扑 (2)    封面人物采访    当今日本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