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image](../../images/feature/15_1.jpg) |
IMTS车辆的大小类似大型巴士,规定乘客人数为50人(16个座位)。运行间隔为10分钟。
|
自动列队行驶的未来型巴士
智能型多元运输系统
类似大型巴士的车辆以20米左右的间隔列队行驶在铺设有诱导用磁气标记的专用道路上,而且,这些车辆均为无人驾驶的自动行驶。当来到岔路口上,队列中的一些车辆便分道而行,并最后由人驾驶在一般道路上行驶。这就是智能型多元运输系统(IMTS:
Intelligent Multimode Transit System)这一新的交通系统的运行形象图。
在爱知世博的会场内,设置了约1.6公里的专用车道,三辆载有参观者的IMTS车辆列队行驶。专用车道的途中设有前往一般道路的岔路口,三辆IMTS车辆中的一辆由人驾驶在约0.8公里的一般道路作一来回行驶后,又加入到自动行驶的车辆队列中。会场内行驶的最高时速为30公里,不过,如果使用天然气的引擎便可以达到一般汽车的速度。将来,在地铁经济效益较低的小城市里,IMTS有希望成为中距离大量运输的交通工具。
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共同驱动
混合动力巴士
行驶在爱知世博的长久手会场与濑户会场之间约3.5公里路程上的是一种混合动力巴士,其所谓混合动力,即燃料电池与镍氢电池(二次电池)这两种能源动力的混合。燃料电池是以氢为燃料,使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取得其产生的电。燃料电池只排出水(多为水蒸气),而二次电池只产生作为能源的电,所以,这种混合动力巴士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型)交通工具。
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混合动力巴士,安装着两台输出功率为90千瓦的燃料电池,并把刹车时引擎产生的电力储存在大容量的二次电池里,例如当满载乘客的巴士行驶在上坡道时,车辆便使用二次电池的电来发动引擎。混合动力巴士从外表上来看与普通巴士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走近了就会发现,混合动力巴士没有废气排出的难闻气味,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静音行驶,几乎没有声响。
|
即将竣工的大环廊。在沿路的展馆等设施,都将举行各种活动,此外,大环廊的下面还被用作为休息场所。
|
|
![](../../../common/images/spacer.gif) |
为步行者开发的未来型步行道
大环廊
爱知世博的长久手会场,位于地形起伏剧烈的山谷地带。在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设计人员力图不削山头、不填深谷,在保持自然地理本来面貌的前提下,建造一条便于人们行走参观的道路。经过周密的设计和施工,长久手会场架起了一个巨大的木建筑物体—大环廊,这是一条平均高度为7.5米、宽21米、一周全长2.6公里的环行走道。
大环廊每隔200米就有一个下路口。沿着这条环行走道,人们可以来到任何一个展馆。在宽21米的路面上,当中6米宽幅的路面为加固结构,是供电动二轮车等紧急车辆行驶的。同时,路面木板经过特别加工,能减少阳光的反射,并且,路面为无障设计,最大坡度为九度,近似平地,轮椅也能通行无阻。长久手会场的环行走道是步行交通道路设计的一个杰作。所谓「未来型」的交通手段,并不一定就是指机械性交通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