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东京等大城市以及日本全国其他很多地方,由于乌鸦繁殖增多而造成的环境灾害日益严重。乌鸦的扑飞声、啼叫声等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噪音,同时,它还袭击猫等一些小动物,甚至伤害行人。
据东京都府提供的有关数据,1985年时,栖身在东京都内的乌鸦大约有7000只,后来,其数量急速增加,到2001年,已达约36500只。
乌鸦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有很密切的关系。自1994年,东京都政府在城市垃圾处理上开始推行一项新的措施,即以碳酸钙为原料的可燃性垃圾袋,来取代以往的黑色塑料袋,因为前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后来,根据有关数据发现,那一段时期城市中的乌鸦数量急剧增多,很可能是因为以碳酸钙为原料的袋子呈半透明状态,看得见里面的垃圾内容,从而吸引了成群的乌鸦,它们以垃圾袋里的生鲜垃圾为饵食而不断繁殖。
2001年,东京都府成立了一个「乌鸦对策」办公室,来实施有关措施,其中包括在垃圾收放处设置防鸟网,实行垃圾的夜间收运等,同时,还对乌鸦进行适当捕捉。
东京都府环境局的岩崎浩美告诉记者:“如果能够做到使乌鸦得不到饵食,东京的乌鸦数量或许就会减少,但是,乌鸦会转移到其他地区,而且也有可能会因饵食不足而捕食小动物。仅靠改善垃圾处理方法是不够的,要使乌鸦的数量恢复到生态平衡的程度,就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捕捉手段。”
东京都府的对策获得了成效,根据2002年底时的测算,东京都的乌鸦生栖数约为35400只,比前一年减少了约1100只。东京都府通过科学的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东京都内乌鸦生栖的适宜数应为7000只左右,而目前的实际离这一适宜数还大有距离,所以,尚须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