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PONIA第21期2002年6月15日发行
专辑★
日本人自古爱吃鱼介
生鱼片、熬煮鱼、烤鱼、炸鱼……,日本有各种各样的鱼介烹调方法。鱼介是日本人每天的餐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无论是古时还是今天,鱼介一直是日本人非常喜爱的食物。日本人为何如此爱吃鱼介呢?
撰稿∶河井智康(海洋科学家)
左∶
鱼。右∶金枪鱼。(均摘自『梅园鱼品图正』,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
『梅园鱼品图正』是19世纪由毛利梅园所绘的鱼介博物画册。
日本是水产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
日本政府出版的1999年度版『渔业白皮书』提供了世界各国每年水产品人均供应量的数据,日本排榜第四位。
第一位
马尔代夫
153.4 kg
第二位
冰岛
91.1 kg
第三位
基里巴斯
78.6 kg
第四位
日本
70.6 kg
每个日本人一年的水产消费量稍超过自己的体重,但令人吃惊的是,马尔代夫的人均消费量竟然比日本还要多,是日本的一倍以上。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一个拥有1200个小岛的群岛国,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度假地。
日本的水产品人均供应量在世界上占第四位,也许有人对这一数据的正确性持有怀疑。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人口状况有着根本性差异的缘故。据查阅,马尔代夫的人口为26万,冰岛人口也约27万,基里巴斯只有8万居民。要说20至30万的人口规模,实际上相当于东京新宿区一带的人口。以例如新宿这样的地区来统计,很有可能也会达到平均数据的翻倍。
但不管怎么说,日本的数值是一个一亿多人口规模的平均值,从这一点来说,称日本是世界第一的水产消费国也许并不过分。
旭蟹(摘自『毛介绮焕』,永青文库收藏。)
『毛介绮焕』是18世纪时的绘有哺乳类、鱼类等动物的写生集。
绳文时代人们开始认识鱼类
在离现在大约一万多年前,地球结束“冰期”开始趋于暖化。今天人们称其为“间冰期”,即处于相对温暖的时代,还不是现在所谓的由于二氧化碳增多而引起的人为性地球暖化。当时地球暖化也使海面逐渐上升。
在从12000至13000年前开始的约一万年间,日本处于绳文时代,那时的海面上升被称为“绳文海进”。上升最多的是在约6000年前,据说东京湾的海水进入到内陆65公里处的群马县馆林市附近,估计那时海面上升了好几米。据记载,当时的气温也比现在平均高出3度以上。
气候趋暖,海洋扩大,岛国日本的人们很自然地开始涉足海边。似乎没有很久,古代绳文时期的人们就开始制造独木舟并驾船出海打鱼。位于神奈川县的“夏岛贝冢”被称为是日本最古的贝冢,在这个遗迹处曾发现过鱼钩、鱼叉,说明早在9000年前人们就已经用鱼钩、鱼叉来捕捞鱼介了。在贝冢遗迹处,除了当地海边所产贝类的硬壳外,还能看见金枪鱼、鲣鱼、鲷鱼、鲈鱼、海鳗、E鱼等很多海鱼的骨头。
石鲈鱼(摘自『鱼谱』,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
『鱼谱』是19世纪左右由医生栗本丹洲所绘的鱼类画册。
不过,我认为这不仅仅说明古人食用很多鱼介,更说明的是,虽然世界上也有其它岛国,那里的贝冢也曾发现鱼介残骸,但是都没有日本那么多。日本绳文时代的人们比世界其它各地的人们更早地体会到鱼介的真正佳味,也许是因为那时日本人已经开始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鱼介的缘故。也就是说,人们已经开始从生鱼介中获得美味享受。
专辑
封面人物采访
此为何物?
当今日本流行事物
生活在日本
日本的鞋履
美飨尽收
新日本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