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o.15

Menu

  • pdf
  • pdf

阅读电子书,需将Javascript设为有效,同时,还需要Adobe公司免费提供的Flash Player插件。get flashplayer

水的国度──日本

1

水,流动在城市的脉博中

1 2 3

水是宝贵的自然造物,人们爱惜它并保护着它,因为它是生活的根源。本文将介绍的,是在水的滋养下从漫长的历史中走来的两座城市。

1. 丰沛的水源孕育了古都的文化 京都

平安神宫的庭园,垂枝樱花与绿色浓郁的树木倒映在开阔的池塘中。(摄影:中田昭)

三面丘陵连绵的京都盆地,东面的鸭川、西面的桂川两条大河流经于此,古城京都就坐落在这块土地上。也因是冲积扇地形,京都地下水源丰富,故被称为水都,甚至有人形容其犹如一个坐在大水缸上的城市。虽然京都在气候上夏季酷热、冬季严寒,但自八世纪末起这里成为了首府之后,在绵延千年的历史中,京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繁荣昌盛,正是得益于此地纯净而丰沛的水源。

纵贯城区南北的鸭川,历史上曾经是一条性情暴戾的河流,不断地给民众生活带来诸多的灾难,因此,人们在这条河的源流处建起了寺庙、神社,祭祀水源、祈求保佑。同时,在遭遇干旱时,人们举行祭水仪典,以求降雨。作为水神的腹地,首府在祭水祈福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历史的岁月中渐渐形成了对水的敬畏,并日益普及、代代相传。今日,在举行祓禊祭典时,人们把身体的一部分浸入在祓禊河水中,以祛污净身,此外,人们也一直相信有些井里会有灵水涌现等。

自古以来,居住在京都的人们从来没有为饮用的水而犯愁过,这是因为在京都,无论何处,只要在地下深挖数米,就能得到纯净的井水。豆腐、腐竹(豆浆表面形成的薄膜)、用小麦粉的面筋做的烤麸等,这些由中国的禅僧传来日本的食物,与京都的水相遇后,便极尽讲究之道,并成为日本菜肴即和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井水的水温与水质一年四季几乎没有变化,这便成为食物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如今,在那些被称为名店的老铺,水井依旧被精心地保护着。丰饶的水源,使京都得天独厚,日本酒、茗茶、茶道、花道、古寺庭园、织物、陶瓷,等等,传统文化与产业的发展,无一不仰赖于水的恩惠。

同样,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亦不乏水的智慧。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有些商家搭起伸向河滩的水上露台,客人可以在露台座席即“YUKA”上凉快地享用河鱼佳肴。也有些商家等在门前道路上洒水,即日语中所说的“UCHIMIZU”,为路过的行人送去凉意。尤其是门面狭窄但内间纵深的所谓“町家”建筑,在屋前洒上水,能产生温差,从而使空气流动,易于通风。在位于少有凉风的盆地而水资源丰富的京都,“UCHIMIZU”是一道特有的风景。

十九世纪后半叶,在首都迁至东京之后,支撑着京都的发展的,依然还是水。因城市人口的增长,京都从毗邻的滋贺县的琵琶湖中引水,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事业,不仅构建起了与水相关的社会基础设施,而且还建成了日本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城市亮起了电灯,古都开始向近代化城市迈进。今天,继承着千年水文化传统的京都,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历史城市。

水在历史中

流经上贺茂神社园内的御手洗川,被称为是祓禊之水。

位于梨木神社域内的“染井之井户”。这里的水是京都的名水,被珍贵地用于茶道。

远上: 在城南宫内举行的“曲水之宴”,这是古时贵族阶层的传统仪式。人们沿着庭园的小溪而坐,吟咏和歌,酒杯漂流到面前时便取杯饮酒。
上: 贵船神社举行祭神仪式,把罪恶与污秽拂移到纸做的偶人身上,并把纸人放入河中,让水的神力洗净罪恶与污秽。

自八世纪前后起一年一度交替在上贺茂神社与下鸭神社(照片)举行的“葵祭”神事,其高潮之一就是身着王朝时代服饰的女性在神社内的池塘里洁净双手的场面。(摄影:中田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