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o.15

Menu

  • pdf
  • pdf

阅读电子书,需将Javascript设为有效,同时,还需要Adobe公司免费提供的Flash Player插件。get flashplayer

水的国度──日本

4

水的鬼斧神工

水,赋予了爱水、知水的人们以神奇的智慧,这里,带你去认识几位能工巧匠,他们把刨冰、豆腐以及湍流漂游做到了极致。

摄影●名取和久

极品刨冰来自天然之水

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天然冰。它是慢慢地冻结而成的,所以,结晶大且不易融化。

荒川河,流经埼玉县西部秩父山地, 在其水景秀丽的河畔溪谷, 有一座小城, 城里有一家名叫“阿左美冷藏”的刨冰专营店,这里的刨冰完全使用天然水制做。每逢夏季,店铺前长龙不断,其中有的人是从约100 公里之外的东京市中心特地来此购买刨冰的。

冰块制做,是在前一年的冬天。11 月时,要把露天的冰池擦净磨光,到了12 月,便从峡谷引来泉水至冰池,店铺自1930 年起一直是从这一峡谷引水的。水在冰池里开始结冰,到15 公分厚以上,就将其切割成块并保存于冰室,用于制做刨冰,直到翌年9 月。

第五代店主阿左美哲男介绍说:“如果不是循环的水,结出的冰就不透明,呈白浊色,但如果流入的水过多,则不容易结冰。同时,下雨时会有杂菌进入,所以必须停止进水,诸如此类,必须根据冰的状况以及天候进行细致的调节,否则,无法做出食用冰来。”据说水质的变化也是必须要关注的。

“住宅、高尔夫球场等的建起,都会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水质降低。在我的孩童时代,河里有很多溪蟹,但现在已不太能看到了。”

用含有矿物质的天然冰做成的刨冰,如薄雪般细腻,在口中轻轻地融化。精心制作的极品刨冰,把大自然的恩惠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愿这纯澈的口味能永远留存。

把冰池里结成的冰切开取出。每年切取冰块的时期根据气候的状况而有所不同,每年,大家都祈愿能收获理想的冰块。

阿左美冷藏的第五代店主阿左美哲男。

松软轻飘的刨冰,浇上原味甘甜的糖浆,吃在口中,冰融味留。

征服激流的出色舵手

在杉树的产地和歌山县北山村,过去,树木的搬运依靠的是“筏流”,即把树木做成木筏放入河中漂流运送。将4 米长的木材系在一起做成木筏,用两三天的时间将其运送到将近150 公里之外的河口,而从事这一行当的人被称为“筏师”,其技术是代代传承的。北山川水流疾驰,而且河床狭窄,湍流等险处较多,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中,主要以安在木筏两侧的划桨来操纵木筏,这需要很高的技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筏流运木的方法被废除了,不过,从35 年前开始,又兴起了夏季筏流旅游。

如今,这里有13 位筏师,他们在旅游淡季的冬天则从事林业经营。这些筏师年龄跨度从23 岁到60 岁,有着16 年筏师经历的山本正幸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都有不同的气候,河流状况也因此有所不同,而要能够驾驭各种不同状况的河流,则是筏流的难点。例如刮大风时,要竭尽全力地把握住桨舵,不能让木筏撞上岩石。”山本正幸这样告诉记者,并不无自豪地说,在激流中转弯90 度,能掌握这种技能的,只有北山的筏师。山峡深处的筏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对水的力量的自如运用,保证着惊险的激流漂游的安全。

山本正幸在木筏的最前方娴熟地操纵划桨,带着游人穿越激流。(照片提供:北山村)

用来自神山的水制做豆腐

神奈川县的大山(海拔1252米),多雨多雾,这座山一直被人们敬拜为是掌控稻作以及山与海之自然造物的神灵。在通往山中的神社的参拜道上,如今有着近40 家为参拜客而开设的旅馆。而为这些旅馆提供用于素斋(佛事时避肉、鱼的餐肴)的豆腐的,就是“小出豆腐店”。

“小出豆腐店”位于河边,其豆腐制做所使用的水,是从这条河上游约1公里的源流引来的,因此不受雨水的影响,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2 ~ 13 度。豆腐的成分中绝大部分是水分,豆腐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受水质的影响,而用神灵之山的泉水做的豆腐,舌感滑溜、绵柔顺喉。

“小出豆腐店”自1882 年开业至今已传承了四代,如今的第四代店主加藤贵克介绍说:“如果截水以用,水质就会受到影响,豆腐的味道也就会打折扣。所以,做豆腐所使用的水全都是活水,如果不是活水的话,我家的豆腐是难以做成的。正因为如此,如果引水管道出现坏损,即便是半夜也得立刻去进行修理。”

店主加藤贵克手捧自家特产的豆腐。
上右:使用自开业起一直沿用至今的黄铜菜刀来切鲜嫩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