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Japan > 日本新潮流 > 时尚与设计 >万分之一毫米的厚度、永放光彩的金箔魅力
贴有金箔的盒子(金泽市立安江金箔工艺馆所藏)
光彩夺目的黄金,以其珍稀及绚丽的特性,古今中外都被人们尊崇为繁荣的象征。
让黄金的魅力精致而高雅地在日本传承至今的,就是被称为“金箔”的工艺品材料。所谓金箔,是指用混入微量的银和铜的黄金捶打成极限薄的薄片。
金箔可用于装饰建筑物、房间以及美术工艺品、餐具和文具等的表面。最近,金箔还开始用于化妆品,其用途更为广泛了。
实现极限薄的工匠技艺
日本的大部分金箔产自位于日本中部的石川县金泽市。据传金泽的金箔生产始于1593年。
金箔的厚度约为万分之一毫米。将金箔透过太阳,会呈现出神秘的绿色。掌握了金箔的传统制法的工匠们,利用其精湛的技术实现了极限薄的状态。现在,金泽市约有60名工匠活跃在这个行业。
金箔的制作工艺是,首先将被称为“金坯”的板状纯金放入烧至1300度的炉里。此时,为了使黄金延展得更好,加入了微量的银和铜,然后利用高温使之与黄金融合成为“合金”。银和铜的用量,会使金箔的颜色产生微妙的变化。标准颜色的比例是,金94.438%、银4.901%、铜0.661%的配比。
用机器把该合金压成厚度约二十分之一毫米的带状,并整齐地切成边长约5公分的正方形。在每一张合金之间夹入1张特制的和纸,然后叠成约10公分高,用皮绳捆绑好。接下来由工匠用机器在捆绑好的合金上反复加压,一点一点小心谨慎地做延展工序。
首先,将厚度延展成千分之一毫米的工序称为“澄打”,而进一步延展成万分之一毫米厚度的工序称为“箔打”。
最后的箔打工序所用的机器,其金属棒以每分钟700次的频率上下移动,用棒子的顶端从上面捶打捆绑在一起的合金来做延展。
箔打纸决定金箔的成品质量
工匠们为了能够均匀地延展金箔,会在每次金属棒落下时微妙地移动捆绑在一起的合金。该箔打工序中至关重要的是夹金箔的“箔打纸”。这是将兵库县出产的手工抄制和纸经过改良后的纸张,它的好与坏决定了最后金箔成品的质量。
箔打纸也是由工匠精心制作而成的。把手工抄制的和纸放进用稻杆晒干后的“稻草”灰烬制成的液体“灰汁”中浸泡,再将涩柿子汁和鸡蛋汁混合而成的液体充分渗透到整个和纸中。然后用木棒挤干充分渗透了汁液的和纸的水分,一张一张地摊开晾干。然后捆绑适当的量作为一叠用机器进行捶打,使纸张表面硬挺又平滑。
这些连贯的工序重复进行5、6遍后才能最终完成制作。制成的纸张怎么敲打也不会破,十分结实,而表面又非常得平滑。箔打纸的平滑才能衍生出金箔的均匀延展。用旧的箔打纸被回收制成女性补妆时用的“吸油面纸”,实现了商品化。其超强的吸收力可吸收面部的皮脂和汗液,保持面部干爽清洁。
使用方法自由随意
制作完成并发货的每一张金箔都是四方形的,尺寸有边长10.9毫米、12.7毫米、15.8毫米和21.2毫米等四种,可按照装饰对象的大小来区别使用。
金箔用漆等来粘贴。由于金箔很薄,即使是凹凸不平的地方也能贴得很漂亮。无论是陶瓷还是玻璃等,任何素材都能作为粘贴金箔的对象。
用于间隔或装饰房间的屏风,贴上许多相同尺寸的金箔,让整个屏风金光流彩,显得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就有人将金屏风当作画布在上面作画。
象征富贵的金箔,还常常用于在日本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多被视作幸运象征的猫头鹰,以及高举左手或右手、被视作能招来财运和贵人的招财猫等吉祥摆件上。这些作为特产深受来到金泽的外国游客的青睐。
金箔除了美术作品等供观赏的物品外,还用于器具、盆子、碟子等餐具上。用金箔修饰的餐具,经常用在庆祝家人健康和幸福等特殊的聚餐场合。另外,金箔还可以贴在收藏小物件的盒子或文具等的表面做美丽的点缀。
最近,还有带有碾碎的金箔细粉的化妆水等因其具有的美容效果而诞生的多种“金箔化妆品”在市面上销售。
在金泽市内生产金箔的店铺里,以低廉的价格就能进行将金箔贴到筷子或器具等上的体验。该体验项目作为了解金箔魅力的机会而深受游客们的欢迎。
在金泽,金箔的魅力至今仍然自然地融入在城市与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润泽和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