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Japan > NIPPONIA No.36 > Chinese > Special Feature*
NIPPONIA
NIPPONIA 第36期 2006年3月15日发行
TOP

下方照片自左而右∶作为酱油的代名词的浓味酱油、用于烹饪浅色菜肴的淡味酱油、微甜且较浓的渗汁酱油。
japanese
酱油,日文读作SHOYU,是日本菜肴烹饪中少不了的方便调味料。它不仅被用于汤、焖煮菜肴等的调味,而且,人们还常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以便用餐时蘸用或浇用。
酱油的原料是大豆、小麦、盐以及水。用大豆与小麦做成曲菌,然后掺入食盐水,便成为滤前酱油(即尚未过滤的)。接着,把这种滤前酱油放置数月使其发酵,然后,慢慢地滤出水分,并加热杀菌,就成酱油了。酱油大致分为浓味、淡味和渗汁味(渗汁酱油)三种,消费的大部分均为浓味酱油,现在,浓味酱油已成为酱油的代名词。淡味酱油的颜色较淡,在使用时可以不改变食物材料本身的颜色。
据传,十三世纪时有禅宗僧侣从中国带回名叫「径山寺味噌」的制做方法,后来,人们用径山寺味噌来腌蔬菜,腌制时渗出了汁水,而这渗出的汁水就成为后来的渗汁酱油。从十六世纪起,酱油主要在关西地区生产,到了十七世纪后叶,随着江户(现在的东京)人口的增长,以现在的千叶县为中心出现了数家酱油商家,除了以往带甘甜味的渗汁酱油外,还开始生产符合江户人口味的较咸、较浓的酱油。
今天,千叶县已成为日本产量最高的酱油生产地,其中有一家以TAMASA商标而闻名的酱油商家—有限会社宫酱油店,它是千叶县唯一一家始终用旧时流传下来的传统酿造方法生产酱油的商家。
宫敬一郎把手伸进大桶里确认发酵状况,他笑着说∶“下料以后,就完全是随其自然了。”
japanese
有限会社宫酱油店的专务宫敬一郎说:“每当看到酿造出来的优质酱油香醇味佳,就会感到继承这份事业的荣幸,但自己经验还不足。”
宫敬一郎接手这个有着170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至今已有12年了。他心里所考虑的就是如何酿造味道更好的酱油,并讲究天然酿造方法,让自然的温度变化来孕育佳味。因此,他不一味地注重批量生产,而是注重酱油风味的提高。当然,他也严格选用优质原料。
“在原料上,大豆与小麦均是千叶县本地产的,使用的水是自家得意的地下水。而盐,则使用墨西哥产的、含有丰富氨基酸的盐。”
japanese

左∶位于千叶县富津市的老铺「宫酱油」。右∶酱油过滤工序。把经过熟成处理的原料装入棉布做的口袋里,反复拧绞,然后把绞出的汁水加热,使之停止发酵,这就成酱油了。
japanese


BACKNEXT

NIPPONIA
TOP
   专辑*    生活在日本    新日本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