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男女平均寿命,在数值上都占世界第一位。但是,从总体来看,这并不是说日本长命的人多,因为其中也有着「生育少」这一要素的影响。婴儿的死亡率较低,这就必然使儿童少的国家的平均寿命数值提高。所以,不能一概地说“日本人都长寿”。不过,确实,40年前日本的百岁老人仅一百零数人,而今天已经超过两万人。按照这个趋势,百岁老人不久将会超过三万人。
日本长寿老人增多的最大原因在于饮食生活。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如今60岁以上的人们,一般来说饮食比较简单,因为他们的饮食中热量和胆固醇成分较少,所以,他们较少患有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动脉硬化。
凡长寿者都有一些共同点。首先,长寿者中几乎没有肥胖者。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且易患动脉硬化。
在青少年时期,必须摄入一定程度的热量,但是,过了60岁以后,就要控制热量以及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贝原益轩(1630-1714年)在其著作《养生训》中谈到饮食的「八分饱」,即吃饭不要吃到满腹饱,而要控制在八分的程度,以保证健康。不过,我认为「七分饱」就足够了。如果你想要健康长寿,那就必须控制食量,以保持标准体重。但也没有必要只吃蔬菜,或是想吃的东西忍着不吃。要保证充沛的活动精力,肉和鱼也是必须的,只要注意摄入的热量、动物性脂肪以及糖分不要过分就可以了。
为消耗热量,还需要运动。我很快就到93岁了,但是,在车站或机场,我总是步行上下楼梯,而不乘自动扶梯,行李也是自己提着。上了年纪,关节活动迟钝,所以,需要做柔软体操。关节不能动弹,人就会懒得活动身子,这样,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活激情也会越来越少,人也就因此而容易患上痴呆症。所以,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长寿老人还应该经常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使没有不适感觉,也应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隐患并及早进行治疗。癌症、心肌梗塞等疾患,也是发现越早治愈率越高。但最要紧的还是人的心情。多想愉快的事,多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有些人因失眠而烦恼,实际上,失眠本身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因失眠而心情忧郁。
有人认为,要保持健康,必须早睡早起,早、中、晚三餐必须吃好。不过,凡是感到生活有意义的人,即使日常生活不是很规则,也仍然能够保持健康。就我来说,一个星期总要开一次“夜车”。稿子再多,我一个晚上不睡觉就能写好,并丝毫不感到很累。为完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即使通宵不睡,头脑也依然很清醒,心情也依然很舒畅。在医院里,我看到上完夜班的医护人员总是神色疲惫,那是因为在行使职责、完成工作。而如果是主动地、快乐地做一件事,那么,即使不睡觉,也依然会精神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