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最大的岛屿—本州的中部,有一个伸出在太平洋上的半岛,即纪伊半岛,而熊野就位于这半岛的南部。熊野几乎没有平坦地,深山连着深山,俗称「熊野三千六百峰」,山地一直延伸到海边,并形成一条地形复杂的海岸线。熊野的群山气候温暖且多雨,杉树和柏树的原始林覆盖着连绵的山峦,清澈的山涧溪流蜿蜒流淌,这里还有被称为「那智四十八滝」的远近闻名的瀑布。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自古以来,这里的树木、瀑布、山峰、岩崖很自然地成为人们的精神崇拜物。
所谓的「熊野三山」,是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三个圣地的总称,它们是日本人心中的神圣之地。追溯历史,在十一世纪后叶,天皇和贵族曾来熊野三山朝拜,使熊野三山香火盛极,后来,渐渐地,武士和平民也开始纷纷去熊野三山朝拜,从京都前往熊野的朝圣道(熊野街道)上,甚至出现长长的人流,故被人称为“熊野朝圣的蚂蚁阵”。
熊野三山及其朝圣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产物,预计它们将会在2004年6月被列为世界遗产。
通往熊野的朝圣道「熊野街道」,有好几条路线,其中,朝觐者走得最多的是中边路。虽然这条山路斜坡多且坡度大,很不好走,但是,朝觐者相信「路越不好走就越有好运」。中边路从田边朝东横穿半岛,向茂密的森林地带延伸。道路两旁,有很多石像,据说那是为祭奠在朝圣路途上倒下死去的人。当朝觐者终于走到「伏拜王子」处,便能望到本宫大社了。当人们在遥望远处本宫大社牌坊时,回顾路途之艰辛,想必定会更添一份感慨。原来的本宫大社在1889年被大水冲毁,现在的是后来在原址以北约500米处重建的。
记者在前往本宫大社的路上,遇上了正在讲解沿途古迹以及有关传说和本宫大社历史的「本宫町语部之会」的成员。
所谓「本宫町语部之会」,是一个向人们介绍本宫的历史和文化的民间团体,会长坂本勋生边走边与记者聊着,他说:“人们也许会认为我们的会员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但实际上,我们的会员大多是二十多岁或三十多岁的,在约30名会员中,还有能使用英语进行讲解的呢。”坂本勋生爽朗地说,与前来朝圣的人们一起走古道,也非常有益于健康。
从本宫顺着熊野川河沿岸的中边路,便来到位于海边的新宫市,熊野速玉大社就座落在这里。据说熊野速玉大社是始于对巨大岩石的崇拜,其朱红色的正殿甚是庄严华丽。在大社南边约一公里处的神仓神社有着一块巨大岩石,攀上坡度约达三十多度的陡石阶,便来到高处的神社正殿,正殿后面的巨岩就是神体。转身一望,眼下就是新宫市城景。
神仓神社的火把节是闻名遐尔的,据说人们手持松明沿石阶奔跑而下,雄伟壮观。当地的老人还向记者演示人们在火把节上奔跑而下的动作,劲头十足,令人佩服。
熊野三山的最后一处是熊野那智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的神体是位于神社北面约一公里处的落差为133米的那智瀑布。这一瀑布与熊野那智大社宅基内的青岸渡寺三重塔景致辉映成趣。神道的神社与佛教的寺庙并排而立,也许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自古以来,日本的神道和佛教是密不可分的,人们既信神道又信佛教,直到1868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两者不得已而分离。那智也同样反映出这种历史痕迹。
登上瀑布对面的那智山眺望台,眼下便是日本屈指可数的金枪鱼盛产地—胜浦渔港,右方可以望到过去的传统捕鲸村落—太地,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了。熊野那智大社门前的那条古老的朝圣道一直向着海边延伸;「大门坂」坡道的石板路依然保留着十三世纪铺建当时的面貌;杉树丛生的那智原始林中那长满青苔的石阶路……,一切都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大约在十四世纪以后,熊野三山朝圣渐渐废行。虽然今天不再有成群的朝觐者,但是,这里的朝圣古道、茂密森林却依旧停留在十四世纪以前的时光里。熊野保留着日本人心中不朽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