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位于日本本州地区的新泻乘喷水式水翼船航行约一个小时,就能看到日本海上浮现出一个大岛,这就是佐渡岛,它是日本第八大岛。在被称为佐渡的大门的两津港,码头候船室里熙熙攘攘,背着野营用具或提着垂钓用品的人,还有来这里探寻历史足迹的。
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气息浓厚的佐渡,曾经也是一个流亡者集中的岛屿。中世纪时,在权势之争中败阵并被赶出京城的贵族、武士们流亡到这里,他们也带来了贵族、武家的演艺文化。如今,佐渡仍留存着很多传统演艺,并且这些文化艺术都已经深深地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能」是佐渡最盛行的一种传统演艺,它是以鼓、笛等为伴奏的歌舞剧(
参照)。据传在15世纪中期,「能」艺术的鼻祖—世阿弥曾被流放到此,从而使「能」在这块土地上流传下来。
「能」艺术开始在佐渡获得发展,那是在17世纪初。由于开发矿山以及财政能力上的业绩而成为江户幕府首任佐渡地方长官的大久保长安,原来就是一位「能」演员。大久保长安大力扶植佐渡各地的「能」艺术,并在神社举行「能」表演,作为向神灵的奉献。后来,「能」渐渐地普及为一般的民众娱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日常艺术享受。
今天的佐渡,尚留存着34个「能」的表演舞台。位于两津市的诹访神社中的「能」舞台,在5月至10月(除8月)期间,每逢第一个周六都有「能」的演出。而在其它的「能」舞台也都有定期公演。在一个地方有如此多的「能」演出,实属罕见,也足以说明「能」这一传统艺术已渗透在佐渡这块土地之中。
「文弥人形」也是佐渡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演艺,这是一种有着约300年历史的木偶戏。同样是木偶戏,「文乐」(
参照)是由三个人操纵一具木偶进行表演,而「文弥人形」则是由一人操纵一具木偶。现在,佐渡岛有10个木偶剧团,其中佐和田町的交荣座剧团每天进行演出。有着20年表演经验的木偶戏艺人加藤RURIKO告诉记者:“「文弥人形」最难之处在于要使眼睛、嘴巴都不会动的木偶看上去象是活着的一样。同时,「文弥人形」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其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情节。”
此外,佐渡还有很多在各种祭典或节庆中所不可缺少的传统演艺,例如民谣俚曲「佐渡袈裟曲」、狮子舞之一的「鬼太鼓」等,以及佐渡土生土长的「和太鼓」(日式大鼓)。这里顺便提一句,2002世界杯足球大赛日本方面的开幕赛曾经在新泻体育馆举行,佐渡的名为「鼓童」的和太鼓队在开幕式上为观众们进行了声势雄壮的鼓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