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期,北尾镣之助的预测变成了现实。由大阪市出资建立的大阪地下街株式会社先后在难波和梅田的车站大楼、千日前和阿倍野的繁华街以及中之岛和堂岛的商务街区等处的地面下建设了新的街道。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高层化的城市建筑开始通过交综复杂的地下设施而连为一个整体。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大阪又出现了「京桥COMS-GARDEN」、「DIAMOR大阪」、「CRYSTA长堀」等一些新的地下商店街,并决意建设一个东方国家中屈指可数的、拥有诸多饮食店和售货店的大规模「地下城市」。
这个「地下城市」首要的特征就是"迷宫"般的构筑。数条地下通道以及百货商店和办公楼的地下商场、新建设的地下街等,相互交综连接,使地下街区的分布形成一个网络。如果没有地图或指示牌,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立刻就会迷路,弄不清楚自己在哪个方位。而这种"复杂"和"变化"正是营造购物乐趣的因素。
地下街的设计者们千方百计地使这里的环境能够让人们愉快地消费。首先,地下街到处都设置着富有个性的空间场地作为休息处,甚至有的地方还建有模仿罗马特来维水泉的潺潺流水。「阪急三番街」还充分利用循环水流在地下建造了人工河。
有些地方还设置着富有趣味性的立体物,最有名的也许要数「NANBA-CITY」地下街广场上高高矗立着的真火箭了。此外,还有大大的彩虹投影在一个从下朝上高高喷起的水帘上,等等,此景彼物,都为来到地下街的人们带来一份流连。
近些年来,低凹型庭园、玻璃拱顶等建筑样式被巧妙地运用于地下街的建设,独具匠心的设计使一些地下空间因来自外部的采光而明亮舒适。并且,有些地方还筑有花坛,辟有公园蹊径般的道路。为减少地下空间的压迫感,在设计上充分运用水、光、绿色等自然要素。
对未来地下街的环境设计,光效果的可行性是设计者们所刻意追求的。至今为止的地下街注重墙壁、天顶的均衡性以保证充分的明亮度,它使用令人产生阳光感觉的照明,在地下营造一个地上模拟空间。但是,未来的地下街,将不仅要有「明亮」,它也需要「暗淡」的气氛感觉。
除了光亮以外,音、风、香的感觉效果,以及具有较高艺术性的环境要素也都可以成为地下街设计的手法。地下街是一个人工环境,也正因为如此,以往的地下街在设计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功能性和安全性,然而,未来的地下街除了功能性和安全性之外,还需要一种诉诸人类感性的环境效果,从而使其在设计上必须开始注重「舒适」、「愉悦」等要素。
![NIPONIA](../../../common/images/mark_ni.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