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海啸、火山喷火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深感自己力量的渺小。但是,人类能够以睿智和科学来抵御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以及灾害发生后,人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对防灾对策以及先进的防灾技术的了解,将有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地震频繁的日本,历史上曾遭受过数次大海啸的袭击。1771年,位于日本最西端的八重山群岛遭遇海啸(八重山地震海啸),12,000多人因此而丧生。据说当时海浪达85米之高。1896年发生的明治三陆地震海啸,使日本本州东北部的太平洋海岸严重受灾,24.4米高的海浪吞噬了22,000多条生命。在近期历史上,日本也遭遇过无数次海啸灾害,例如1960年智利发生的地震所引起的海啸波及日本,造成140人丧生,还有1983年袭击日本海沿岸的日本海中部地震海啸,也曾使100人不幸遇难。
人们尚记忆犹新的,是十二年前北海道西南部洋面发生的地震所引起的大海啸。地震发生后仅三、五分钟,高达29米的大海浪袭击了震源区域附近的奥尻岛,海啸摧毁了该岛南部的村落,当时是晚上十点过后,刚刚入睡的200多居民被突如其来的海啸卷入了黑暗的大海 (
参阅前页)。
一般来说,防御海啸袭击的首要方法,就是构筑一个超过海浪预想高度的堤坝,同时,在河口建造闸门,并在堤坝的出入口构筑门扉,这样,一旦海啸逼近,就立刻关闭闸门或门扉。但是,日本是一个岛国,需要构筑防灾堤坝的海岸线实在太长,因此,在目前的阶段,只是在经预测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海岸区域(即需要保护的海岸)构筑堤坝、并设置由自动化开关系统控制的闸门。此外,部分地区在将堤坝及闸门的构筑列为未来计划的同时,努力建造紧急避难塔或是能暂时进行避难的两层楼住宅。近年来,人们还在设想建造施工成本较低的活动式防波堤坝,这种堤坝可望用于较狭窄的海湾口或是码头等处的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