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古时中国的三弦乐器经由琉球(现在的冲绳)传来日本,这就是日本的三弦琴。三弦琴由两部分构成,即共鸣箱(兽皮蒙在木框架上做成)和带有三根弦的琴杆,弹奏时用琴拨弹拨琴弦发出音声。传来日本当初,三弦琴是用套在食指上的拨子来弹奏的。使用琴拨进行弹奏的琵琶,其传来日本要早于三弦琴。出现三弦琴以后,琵琶演奏者开始使用琴拨来弹奏三弦琴,从而丰富了三弦琴的音色。
用琴拨从上向下弹拨时,琴拨在拨动琴弦的同时敲击鸣箱的蒙皮,发出类似击鼓的音声。而用琴拨从下往上抄拨时,便会产生琴弦自身的纤柔音声。此外,用左手指来弹拨琴弦,便出现更为鲜亮的音色。可以说,三弦琴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能使各类音色的声响交纵汇合成一种美妙之乐。
三弦琴的音色并非完全取决于演奏方法,作为三弦琴结构组成部分的琴弦、琴杆、琴拨等的材料以及部件的大小、粗细、轻重等的变化都会使音色出现相应的变化。三弦琴有着近20个种类,根据声音的高低以及音色的不同来分类并加以使用。那么,音声究竟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差异呢?三弦琴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但琴弦、琴杆和琴拨等的差异甚至会在音域上产生八度音程的差异。这一点与西洋弦乐器正相反,小提琴、中提琴等主要以琴身大小的变化来使音色以及音声的高低度产生变化。
当需要用较强的声音来进行音乐表现的时候,就要使用粗弦的三弦琴和较厚的琴拨,而当歌手演唱脉脉含情的歌曲时,则需要三弦琴以能奏出纤细音色的琴弦为其伴奏。不同的音乐场合需要不同音色的三弦琴,例如歌舞伎有歌舞伎的三弦琴,小曲有小曲的三弦琴,演奏者根据艺术表现的要求使用相应的三弦琴。同样,其它各种各样的日本传统乐器也是以种种细微的调节来实现所需的音色表现。
诸多的音乐实践使日本传统音乐的音色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音韵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