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成花激素
实现了让鲜花自由开放的梦想 (2007年8月14日)
|
在茎的尖端(成花部分)观察到的Hd3a:GFP蛋白质的显微镜照片。(©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
 |
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岛本功教授等与德国的马库斯·普兰克研究所研究小组分别特定了水稻和拟南芥的“成花激素”人工让植物开花。通过叫做“Hd3a”和“FT”的蛋白质,确认了它在叶子部分生成,然后移动到茎部尖端。
成花的部分(花芽)是从接受光刺激的叶子来的刺激产物中形成,这样“成花激素的学说”是最早在1937年被提倡的。研究家们为了彻底追究成花激素,花费了70年时间。
什么是成花激素
成花激素是指形成花芽的信息传递物质。植物成长,达到一定时期后,开始做开花的准备。这就是被称为“花芽形成”阶段。成花激素是指将其指令送往茎顶,让开花遗传基因活泼起来的荷尔蒙。
|
花成激素Hd3a蛋白质在叶子的维管束生成,通过茎的维管束被搬运到尖端茎顶分裂组织,在那里形成花。(©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
植物根据日照时间形成花。感知到日照时间的是叶子。实际上促使开花的是茎端的分裂组织。因此,可以认为成花激素在叶子部生成,通过茎中的师管运送到茎的尖端。
曾经把它叫做“开花荷尔蒙”。现在已经辨明促成开花的荷尔蒙不是形成花芽的荷尔蒙而是另有别在,因此,为了与花芽形成荷尔蒙区别开来,称其为成花激素。
虽然通过对众多的植物荷尔蒙进行研究一一辨明了许多未知领域,但是,成花激素却很长时间未被发现。
世界最早的成果
2005年,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终于搞清了拟南芥的“FT”遗传基因具体怎样形成花芽的构架。FT在叶子的维管束作用,生成FT蛋白质。FT蛋白质在芽部与其他的蛋白质“FD”结合,制成复合体,在调整作用之后,开始形成花芽的准备。但是,FT从叶子被搬运到芽部尚未得到确认。此次,日德两个小组终于确认了这一过程。
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岛本功教授等使用了稻子。在稻子的“Hd3a”遗传基因中看到了与GFP荧光物质结合的搬运途径。于是,在叶子、茎以及茎尖端部分的茎顶观察到了荧光,引进基因的稻子缩短了开花时间。
这一成果可以用于调节开花时期。并且,经过70多年众多研究者们探求的“成花激素”终于得到特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回上端
版权所有(c) 2007 Web Japan。由Japan Echo Inc.根据日本国内新闻报道编辑。
这里刊载的文章只供参考,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政策或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