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到日本冲绳文化遗产的价值
冲绳的废墟遗址成为日本的第十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2001年2月1日)
冲绳县位于日本的南端,由170个分布在宽广海域上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2000年7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这里举行,从东京乘飞机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的航程。
虽然现在冲绳是日本的一部分,但是几百年前,冲绳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被称做琉球国。岛上的许多城堡以及其他保留下来的废墟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2003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UNESCO)把首里城堡及其他冲绳的废墟遗址列入世界遗产文化目录中。冲绳的废墟遗址是日本第十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景点。在此之前,1999年,枥木县日光的几处神社和一座庙宇曾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
首里城是冲绳悠久文化的代表,它与日本的本土文化有所区别。(PANA) |
冲绳的独特之处 从1429年到1879年,冲绳都在琉球王国的统治下。它同中国、朝鲜、东南亚都维持着外交和贸易往来,并且定期向中国皇帝进贡。一些学者因此认为冲绳既属于中国又属于日本。冲绳的文化不仅受到中国的影响,还受到朝鲜半岛,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因此,它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不同于日本文化。冲绳人民热情好客,不仅使远道而来报道八国首脑会议盛况的记者们感到温暖,也是参加会议的各国首脑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招待。
琉球王国的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把冲绳城堡废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是因为它是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和日本、中国、东南亚有着密切的联系。总共有九处的废墟被列入这个目录,包括五座城堡:位于今归仁村的今归仁城;位于读谷村的座喜味城;位于胜连町的胜连城和位于北中城村的中城城。其他四个遗址分别是园比屋武御嶽石门、玉陵、那霸市的识名园和知念村的斋场御嶽村。
所有这些建筑物都建于十四世纪中晚期。那时,琉球国建立了统一的王国,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首里城作为八国首脑峰会的宴会厅,过去是琉球国王的住所。而城(gusuku)充当防御的堡垒或是大家族的基地,或者作为按司(也就是豪族领主)驻地。在这个王国政治统一的时期,精神上的团结主要是通过祭祀祖先这样的活动来完成的。这个地区的宗教仪式在城堡的石门前进行,表现了独特的对自然崇拜的宗教信仰。这也是琉球文化的一部分。
回上端
版权所有(c) 2007 Web Japan。由Japan Echo Inc.根据日本国内新闻报道编辑。
这里刊载的文章只供参考,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政策或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