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只是一部电话
移动电话开始成为口袋里的电脑 (2003年7月17日)
手机公司正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他们努力在手机上增加新的先进功能。第一个新的战场是加强手机内置照相功能,现在很多手机具有30万像素至1百万像素水平,几乎与一些数码照相机的能力相当。在最近推出的一些手机的众多功能中,有红外线遥控、指纹识别功能;电子版书籍以及MP3播放器的功能。这个电子小玩样开始仅有通话功能快速便演化为口袋中的电脑,可以完成很多现代生活中的任务。因为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日本人已经拥有移动电话,可找的新客户范围很小。所以为了争取领先,增加新的功能,让手机先进的用法来吸引已经使用手机的客户来对他们的手机进行升级,这对手机公司来说十分重要。手机生产商开始拓宽以前以国内为中心的做法,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对客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
|
手机的主人在用它照相 |
 |
相片质量相当于数码照相机 手机制造商在五月份末推出的新机型中,突出的产品是那些内置相机像素超过1百万像素的手机型号。这些手机内置相机拍出来的相片质量远高于以前30万相素的机型。正像以前的机型,这些高清晰度照相机能让用户通过他们手机液晶屏看到相片,并把相片传送给他们的亲朋好友,互享快乐。而这次新的不同是照片的质量高,足可以储存在一张小的记忆卡里,并把他们带到照相店里打印出来。相片甚至可以用设置在游乐园和购物中心等地的自动打印机印成贴片。日本的大多数移动电话是折叠型的,而且有一些型号在折叠时也可以照相,使得用户用双手拿住手机,轻轻一按快门就行,与普通照相机用法一样。业内人士对照相手机将会取代一次性使用的照相机市场很有信心。
其他特色的发展也同时进行。一些最新的手机可以用来代替红外线电视遥控器,而其他一些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防止地址和其他储存在他们手机上的信息丢失。一些型号能让用户使用电子字典,看电子书籍或者插耳机听储存在记忆卡里的音乐。
最有创意的功能是会说话的习语资料,它可以用英语、汉语和韩语讲出有用的句子,帮助用户完成订旅馆房间或者出国旅游时购物的简单信息传递。很多新的型号已经有全球定位卫星数据计算功能,只要一按按钮,用户的精确位置和周围地区的地图就会呈现在显示屏上。这些地图甚至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给其他的手机,是人们在一个拥挤而陌生的地方见面时理想的辅助工具。同时,对于那些任何时候都想让电话在身边的人来说,这个手表型的PHS(个人方便手机系统)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在按下一个键时它可以变成一个常规电话形状)。手表手机现在只对PHS用户供应,但是随着微缩技术的飞速发展,至其他的手机系统用户肯定也会很快享受到这种功能。
|
叫做Dick Tracy?新的手表电话。(时事通信社) |
 |
制造商看好海外市场 在这场争夺用户的背后,每个手机制造商给他们的手机都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先进功能,而手机市场却已经饱和。截至4月份底,日本有8178万手机和PHS的有效用户,这一数量相当于日本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一。因为太多的人都已经有了移动电话,所以吸引大量新用户的希望极小。他们为了鼓励用户选择新的手机,必须增加新的功能或其他新的吸引人的东西。
作为第一家于2000年11月提供照相功能手机的制造商,J-Phone公司成功地增加了它受欢迎的程度,特别是在年轻人群当中,并在两年中将它在日本用户中所占份额提高百分之2.1。其他的公司已经跟随着这家公司的脚步,也在他们的手机上增加了照相功能,于是形成了今天的竞争局面。
由于这场竞争掀起的革新,日本手机制造商在照相手机技术领先于世界。用这项技术作为跳板,日本制造商从主要针对国内市场,转向努力打进海外手机市场。松下电器公司已经加强了在中国和欧洲的销售系统,目的是增加销售,努力到2005年财政年度,把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百分之3.1提高到双位数。三洋电机公司在2002年秋就开始向一家美国主要的电信公司销售内置照相功能的手机。而京瓷集团计划于2003年秋带着他的照相功能手机和其他先进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对于在日本和海外的电气公司来说,要他们开发和生产功能越多越先进的手机,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在照相部件和电子数据处理组件上。虽然这些东西需要成本,但是制造商仍然希望每隔六个月就推出一款新型的手机。这些在残酷竞争市场中成功的公司,必将是那些成功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几种先进手机功能融合在一起并控制成本的企业。
回上端
版权所有(c) 2007 Web Japan。由Japan Echo Inc.根据日本国内新闻报道编辑。
这里刊载的文章只供参考,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政策或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