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Japan > NIPPONIA No.33 > Chinese > Five-story Pagodas: Why Can't Earthquakes Knock Them Down?
NIPPONIA
NIPPONIA 第33期 2005年6月15日发行
TOP

教王护国寺(东寺)的五重塔称得上是古城京都的标志,它建于1644年,高57米,是日本最高的木建筑五重塔。
japanese
位于奈良县群山之中的室生寺五重塔(国宝),高16米,据传建于八世纪末九世纪初。
japanese
但是,也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即便如此,在大地震等强灾发生时,塔身的某一层构筑体是否会被震飞?其实,五重塔在设计上也有着防止构筑体被震飞的妙诀,这也是五重塔不倒的第五个原因。这里,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试验。准备五只木碗,并将它们重叠倒扣在一个盘子上,轻轻地拉动盘子,木碗便纷纷倒下。而试将每只木碗的底部开一个洞,并用一根长筷子串起来,重叠的木碗便稳稳地叠立,试着摇晃盘子,木碗也不会倒下来。即使有某一只木碗要飞出去,其他的木碗会通过筷子的作用将它拽住,笔者将其称为「哥伦布的木碗」(见下方照片),纵向作用与横向作用的方向正好相反,它起着一个犹如门闩的作用。在五重塔的建筑内部也有这种门闩,那就是纵贯整个建筑的粗粗的通心柱(见图3)。由于这一通心柱的存在,即使某一层的构筑体要飞出去,通心柱会把它拽住,五重塔也就不会倒塌。同时,通心柱也会像钟摆一样地摇动,起着抵消震力的作用……。
此外,在五重塔的建筑构造上,还有很多谜项有待人们去揭晓。
柔软性、嵌入式、套盒结构、左右重心平衡、门闩等等,这些作用功能的组合,使五重塔成为一个「柳枝般的建筑」,正因为整个建筑会摇晃,从而使它能够抵御震动、不会倒塌。
日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这种奇妙且具有合理性的建筑,确实令人惊异。而这又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笔者曾对亚洲大陆各地的佛塔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日本的五重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虽然它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佛塔有相似之处。我们或许可以推断,五重塔是日本在地震多发这一独特风土条件下的智慧和技术的产物,是绳文时代以来传统的「巨柱」建筑(例如青森县的三内圆山遗迹的「六本柱」)与来自大陆的各种建筑技术的融合。
五重塔的建造手法也被应用于今天的现代建筑。实际上,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大楼,使用的均是像五重塔那样的以摇抗震的「柔性结构」,而非石建筑之类的以坚抗震的「刚性结构」。如果把后者比作是坚实的橡树的话,那么,前者就好比是柔韧的柳树。建筑设计中的柔性要素,例如被埋在建筑底座下的巨大积层胶,柱、梁、壁等部位的嵌入装置(DANPA),还有楼顶上的水槽(以水的晃动来抵消地震引起的摇动),等等,均发挥着柔性结构的功能作用。
五重塔的建筑手法,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建筑科学的基石。今天,日本人常去古庙参拜,看看那古老的五重塔。见证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如今的五重塔,优雅依旧,令人神驰。
japanese

「哥伦布的木碗」
将数个木碗重叠并倒扣在一个盘子上,如果晃动盘子,木碗就会倒塌(左)。而如果按所谓「哥伦布的鸡蛋」(即哥伦布磕碎鸡蛋底部让鸡蛋立起的故事)那样的思路,在每只木碗的底部开一小洞,并用一根筷子串起来,这样,即使晃动盘子,上面的木碗也不会倒塌(右)。
japanese

图(3)∶法隆寺五重塔的剖面图和通心柱
所谓通心柱,是纵贯塔身的粗大木柱,日本的五重塔或是三重塔都有通心柱,但在中国和韩国现存的木塔中却很少见。有人认为通心柱是日本木结构佛塔的特点。
japanese


BACKNEXT

NIPPONIA
TOP
   专辑*    日本动物志    生活在日本
   五重塔为何不会倒塌
   美飨尽收    新日本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