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将使日本列岛沉浸在一个足球热浪中。
预计受330亿人次关注的2002年世界杯足球大赛将在日本和韩国的共同主办下拉开帷幕。足球,将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最大话题,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还有英特网,一个足球狂潮将会席卷整个日本。
但是,这个足球热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是,不能让我们主办的世界杯大赛仅仅停留在「体育盛会」或是「气氛热闹」的层次上。
日本在产业和经济领域上可以说是世界强国,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但是,从体育方面来看,目前的日本绝对称不上是先进国家。
事实上,相对于经济实力,日本在奥运会上的所获金牌却较少。在国内,虽说有着不少设施完备的一流比赛场、体育馆等用于举办国际性盛会或国民运动会,但能够为市民们提供进行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之乐的体育俱乐部以及能让儿童们尽情玩乐的草地广场却可以说少得可怜。
而这种状况正是由于以「学校体育」「企业体育」为基础的日本的体育文化本身所导致的。
在明治时期(19世纪后叶),西方文化开始传入日本,欧美的体育文化也开始在日本传播,而首先接纳这种外来体育的,是日本的大学,是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日本的体育就这样开始以「学校体育」的形式而发展起来,并渐渐形成这样一种广泛的常规认识,即所谓体育,是在学校里开展的运动,学校毕业了,体育运动也就结束了。
二次大战结束后,在日本,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除了学校体育以外也能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和场所,于是,一些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有了余力的企业开始创办体育俱乐部,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并且,这些企业开始认为,企业俱乐部对抗赛中的一流运动员有助于企业影响的扩大。同时,企业体育也因此而开始致力于培养日本一流的运动员。
在日本的体育领域中,专业棒球是一种甚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但是,不少专业棒球队往往隶属于某个企业,被所属企业用来发挥企业宣传或促销等作用,从而成为一种「企业体育」。可以说,体育在日本实际上就是「学校体育」「企业体育」,而不是象欧美国家那样主要是以地区社会的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