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PONIA

NIPPONIA第17期2001年6月15日发行

TOP

美飨尽收

日本的烹饪文化「料理」

「拉面」

成为日本“国食”的中国面条

撰稿∶岸朝子(烹调领域的记者)
摄影∶河野利彦

japanese
Image
前侧∶传统的清淡口味的「酱油拉面」,近年来,汤味浓腻的「拉面」渐渐普遍,而这种「酱油拉面」则很少见了。后侧∶「葱酱拉面」。
japanese

日本人爱吃面类食品,如粗面(UDON)、荞麦面(SOBA)等。其中「拉面」(日语为RAMEN)似乎已经被称之为是日本的“国食”,尤其年轻人对它更是“热衷”。
 「拉面」源自中国,日本过去称之为「中华面条」(日语为CHUKASOBA)。据说在1910年前后中国菜肴(即「中华料理」)开始在日本普及,「拉面」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在日本出现的。当时,那还仅是一种街边面摊上的简单餐食,用小麦粉做的中国式面条,面汤里加有酱油,并配上红烧猪肉、「鸣户鱼糕」、嫩竹笋、菠菜、油菜等。
中国式面条的制法是先用碱水揣揉小麦粉,并将其搓成棒状,然后拉成细长,一折二,再拉长并再折,这样重复多次,就成细面了。我曾在上海学过那种制面工序,一条变成两条,两条变成四条,非常有趣。虽然各有各说,但多数人认为所谓「拉面」,其名称就是出自那种制面工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50年代,有从中国大陆回国的人在北海道经营起「札幌拉面」,生意兴隆。从此,「拉面」的名称开始普及。到80年代,不仅在年轻人中间,甚至在整个民众生活中,「拉面」已成为一种日常餐食。90年代初,日本以大城市圈为中心出现了一个空前的「拉面」热。媒体也乘热而起,大张旗鼓地制作各种专门节目。在一个很难单纯用「美食热」一词来概括的“狂热”中,日本人“沉醉”于「美味拉面」。

japanese
Image
左方照片上的「拉面」是「PEPE拉面店」的店主上原真胜烹制的。有着28年历史的「PEPE拉面店」,自开业以来,关东风味的「酱油汤拉面」一直是该店的特色面。由于该店铺位于办公楼地区,所以,顾客大部分是商人、公司职员等。据说很多常住宿在附近宾馆的外国人也是这里的常客。
japanese
BACKNEXT

NIPPONIA
TOP
   专辑    封面人物采访    当今日本流行事物
   此为何物?    城市街道中的舒适空间
   美飨尽收    新日本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