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PONIA 第41期 2007年6月15日发行

TOP

新日本旅游指南   奈良


古都奈良,是与京都齐名的日本著名观光胜地。

约1300年前,在奈良盆地的北部,建起了一座都城,被称为平城京,它是仿照中国的都城长安而建的,城区布局整齐,犹如棋盘。政府和大贵族曾在都城的东侧建造了很多寺庙和神社,其中因奈良大佛而有名的东大寺、美丽的五重塔所在的兴福寺、座落在静谧的原生林中的春日大社、保留着日本最古的瓦顶建筑的元兴寺等,都在1998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奈良作为首都京城的历史虽然仅80多年,首都后来移到了京都,但位于奈良京城东侧的很多神社、寺庙以及被称为「奈良町」的古老城区一直留存至今。在东大寺、兴福寺周边,聚居着众多从事与神社、寺庙有关的工商业者,例如制作写经用的笔墨以及佛像等的工匠等,这些居民及其商业的聚集渐渐形成了奈良町。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奈良町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落。生活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自家的祖业,直至今日。

笔者从京都乘坐电车,30分钟来到近铁奈良车站。走出车站,笔者首先前往奈良町。朝南走15分钟左右,来到背靠兴福寺五重塔的猿泽池,沿着池边走进奈良町。

这是一个小小的城区,一个小时就足以浏览全域。曾经是商铺的屋宇,门面很窄,但进去后里面很深,据说这种建筑特点的原由是,当时很多商铺聚集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官吏根据门面宽度来课税,于是,渐渐就形成了如此特征的城区面貌。

城区内的小道弯曲多拐,犹如迷宫,信步走去,看到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吊着好几只用红布做的所谓「替身猴」,那是一种护身符,一旦灾祸突然降至,这些「替身猴」就会代替人们去承受灾难。

在奈良町,有着不少祖传的笔墨商,其中最有名的是「古梅园」,它有着400多年的制墨传统。

把油燃烧后留下的煤烟收罗起来,掺入天然的粘着剂,混合后经过成型及干燥工序,就成为墨了。「古梅园」的营业部长井谷辉雄带领笔者参观了陈设着各种各样的墨的店铺以及制墨作坊。作坊内,有的人正在把煤烟与粘着剂混合在一起后用手和脚反复揣和,还有些人正在将揣和后的墨用模具进行成型,工匠们浑身上下都是黑色的。

望着那些带着浑身煤烟却全神工作着的工匠们,井谷辉雄说道:“制墨作业很辛苦,满身是黑色的煤烟,但是,我们制作出来的墨,在研磨的时候,那漆黑的墨色会辉映出彩虹色。”说着,他脸上露出了喜色。


上左∶在古梅园的作坊里,吊挂着好几千条用稻秸绳系着的墨,这样吊上大约3个月,以使其干燥。
上中∶将煤烟与胶掺混在一起后,用脚反复揣和。
上右∶古梅园的用金粉和银粉点缀的墨。

japanese

信步奈良町,商铺一家连着一家,蚊帐店、腌菜店、糕饼店、中草药店(上右下方)等等,洋溢着浓厚的传统生活气息。

japanese

名为「奈良町格子之家」的建筑,再现了江户时代后期(十九世纪中叶)的商家建筑风貌。

japanese

静静地座落在奈良町一角的元兴寺,在奈良时代,它曾是名声显赫的大寺庙。如今的元兴寺,成为当地百姓的“贴身寺庙”。

japanese

在奈良町资料馆里展挂着很多「替身猿」,此外,这里还展出着当地传统的生活用品和古代美术品。

japanese

NIPPONI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