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PONIA 第41期 2007年6月15日发行

TOP

美飨尽收   日本的烹饪文化「料理」

泥鳅美肴专营店「驹形dozeu」的门前挂着的门帘,三个日文字(3是个吉利数字)读作DOJO,即泥鳅。

japanese

江户时代(十八世纪)的『和汉三才图会』上的泥鳅图。泥鳅嘴边有10根胡须,脸相很滑稽。

泥鳅,是生息在河湖深处较少流动的泥土中的淡水鱼,身体细长,皮肤滑溜,与鳗鱼相似。泥鳅身长约12公分,体态较小,嘴边生有胡须的脸部让人觉得很滑稽。过去,人们在水田或小河里经常可以逮到泥鳅,后来,由于农药污染以及耕地的划分整顿,使近年来自然生长的泥鳅数量急剧减少,市场消费完全依赖人工养殖和进口。

在日本,泥鳅自古以来就是食用鱼,到了江户时代(十七至十九世纪),泥鳅成为一种百姓美肴。位于东京浅草商业街区的名叫「驹形dozeu」的餐馆,是一家泥鳅美肴专营店,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到起源于江户时代的用各种方法烹饪的泥鳅美肴。

如今的东京,泥鳅美肴专营店已不多见。「驹形dozeu」是1801年开业的老铺,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江户风格。拉开木门,是铺着榻榻米的日式店堂,矮桌与座垫摆放整齐,全然是老式店铺的装饰和陈设。浏览菜谱,「泥鳅汁」(把整条煮熟的泥鳅放入酱汤而成)、「柳川锅」(把切开的泥鳅与切细的牛蒡煮熟后打入鸡蛋而成的火锅)等等,店员推荐,如果想尽兴品尝整条泥鳅,还数「泥鳅火锅」。

在点菜的同时,一只燃着炭火的小型火盆被端上桌来。接着,火盆上被放上一只浅锅,里面放着预先煮过的泥鳅,此外,在客人的跟前,被放上装满切葱的调味料盒以及装有汤汁的陶壶。把大把的切葱铺在泥鳅上,然后使其煮滚。因为泥鳅预先煮过,所以,汤煮滚后马上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嗜好加入五香粉或花椒粉。锅里的汤煮干了,就把陶壶里的汤倒入锅内。

煮嫩了的泥鳅,放入口中就碎开了,鱼骨和鱼头也都能吃,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泥鳅没有河鱼特有的腥味,口味清淡。味道浓郁的鳗鱼是米饭的佐餐菜肴,而泥鳅的清淡,则与日本清酒是一对“佳美组合”。吃着泥鳅火锅,佐以清酒,最后,锅里吃剩的汤加入甜味酱做成泥鳅酱汤,就着米饭,此时,享足泥鳅菜肴之美味的食客定会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在「驹形dozeu」店铺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的诗句:「神輿まつ間のどぜう汁すすりけり」,其意思是,在等候神轿之际,喝一碗泥鳅酱汤,欢度节庆。诗句的作者久保田万太郎(1889〜1963),从小成长在浅草,是创作充满庶民生活情趣的戏曲和俳句的名家。上述诗句的背景是,每年的5月中旬,浅草神社举行盛大的「三社祭」节庆,众多的人们抬着神轿在街道上浩荡行进,热腾的气氛使整个街区焕发出无比的活力。初夏,是泥鳅菜肴的时令季节,此时的泥鳅正逢产卵期,骨软味佳。


NIPPONI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