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PONIA 第38期 2006年9月15日发行

TOP

探讨HAL在医疗福利领域中的应用

HAL的研究开发,起步于自1992年开始的对神经系统和生物电位信号处理的基础研究。1995年,我们建立了相关的基础实验装置,并在1997年研制出了标准机,此后,升级机HAL-2、HAL-3、HAL-5相继问世。2005年,以笔者为首的「新一代机器人工学和生物体机器人」课题研究被列为筑波大学研究生院(大学院)的重点科研,并设立了有诸多相关研究室参与的具体课题项目,以开展有关研究。

今天,HAL已经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对HAL的介绍上,笔者的意图并非要使人们接受笔者有关人类进化与技术作用的观点,对于HAL的开发,笔者认为其最大的价值在于,HAL将有可能作为福利机器人或医疗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

在最初着手开发HAL的时候,我们所设定的HAL适用对象包括所有的人,即不仅适用于所谓的健全者,同时还适用于例如因中风而半身不遂者,或是因交通事故而脊椎伤残者等。身体功能状态因人而异,我们旨在设计这样一个系统∶它能够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功能。我们所追求的所谓通用型设计,并非意味其对每个人发挥同样的作用,而是意味着它能够因人而异地发挥作用。

HAL有着广泛的应用前途,医疗福利、重体力作业、紧急救援等领域,都将会成为HAL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医疗福利领域,HAL有望在功能康复、生活自力、医疗护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医生或理疗医师可以根据身着HAL的患者的肌肉力量等身体动作信息,来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等。

48岁的山海嘉之教授说他一年当中能在家睡上安稳觉的日子寥寥无几,“开拓新领域需要动力,而这动力就是理想和激情。紧张繁忙的研究开发工作,是很辛苦,但不是痛苦。”

(摄影∶坂井信彦)

生物体机器人开发的前景

要真正推动实用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商品化是一个必须的途径,因为只有经过从基础研究直到终端用户对其成果的验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研究开发才会循序渐进。

现在,国内外有很多大企业纷纷来询问有关HAL的情况,或派人来接洽,或派研究人员前来参观等,其人数达好几百人。同时,不少福利机构和个人也来要求订购或询问有关情况。但是,HAL是一个尚无先例的机器人系统,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应完善的运作体制和法律体制,同时,在实现商品化方面,一时也没有企业愿意合作。鉴于这一状况,我们决定走当时刚得到政策许可的「大学办风险企业」这条路,并于2004年6月建立了CYBERDYNE株式会社。目前,我们正全力着手商品化生产的准备。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性企业,尽快地使我们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更多的人们带来福音。

生物体机器人的目的是拓展人的身体功能,其形式并不局限于外骨骼系统。生物体机器人领域是一块技术革新的沃地,它有着许许多多有待研究和开发的课题,例如人工心脏等都将成为今后开发的对象系统。

这里,笔者想再次提一下机器人技术的军用问题。在少年时代,笔者曾读到过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名为《I,Robot》(日文版书名为《我是机器人》)的科幻小说,也正是这本书使笔者立志成为一名机器人开发者。记得小说中所介绍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的第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可危害人类。科学技术,应该是要能保证人的安全,并且保护人类的,从这一点来说,机器人技术用于军事,是一个可悲的现实。作为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也许必须从基础研究的阶段开始,就对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开发有一个伦理性约束,并以此来保证科研成果不被滥用。就这个意义而言,前文提到的科研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的未来所具有的认知和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在小学时代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科学,一旦被滥用,就会成为可怕之物。少时的思考至今依然深深地留在脑中。


NIPPONI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