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Japan > NIPPONIA No.30 > Chinese > Japanese Animals and Culture
NIPPONIA
NIPPONIA 第30期 2004年9月15日发行
TOP

日本动物志
它被农人视为神的使者
撰稿∶ 今泉忠明(动物学者) 摄影∶ 大森裕之、河野利彦
japanese

Image
秋季原野上的本土狐狸,它用细长灵利的腿脚,在树林和野地里挖掘巢穴,这些巢穴有的甚至达30米之深。本土狐狸体长80~120公分,体重4~7公斤。(摄影∶真木广造)
japanese

美国的建筑家亨利·普拉玛曾对京都伏见稻荷大社的神秘之美有过这样的描述:“一道接着一道的门,出了这一道又入那一道,而其间一道又一道的色彩变化,激起人们情感上的阵阵起伏。作为陪衬的绿色与铺天盖地的红色产生着共鸣,正犹如春天的活力与人类的脉搏的共振一样。”(引自樱井义夫翻译的日文版《日本建筑中的光与影》)
伏见稻荷大社是日本全国三万多个稻荷神社的“总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伏见稻荷大社祭祀的是狐狸。在伏见稻荷大社院内,可以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狐狸石像,在这里,人们不由地就会相信狐狸确是神的使者,是守护神。
日本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将各种各样的鸟类禽兽视为是神的使者,或是崇拜其为神,狐狸便是其中之一。有说是狐狸因捕捉野鼠、保护稻田而坐上神的宝座。狐狸以各种猎物为食,例如野兔、小鸟,此外还有植物的果实等,而野鼠是其主食。有调查显示,在狐狸的食物中,野鼠占69%,野兔占20%,植物果实占10%,其他还有昆虫等。所以,狐狸称得上是农田的守护神。
狐狸捕捉野鼠的方法有点特别,当它听到草丛中有野鼠的响声时,便用耳朵非常准确地探明其方位。狐狸虽然是狗科动物,但它不是靠嗅觉,而是靠听觉来探寻猎物。当发现野鼠后,它便跳跃至野鼠的正上方,着地时用前脚按住猎物,同时咬住。如果袭击失败,它会一次再一次地跳跃,直到捕获为至。
四月份是狐狸的繁忙时期,因为它们需要喂养小崽。它不停地捕捉野鼠,把捕捉到的猎物吞食到胃里后带回窝巢。这一时期,狐狸几乎完全以野鼠为食,但是,这一时期却是一年中野鼠数量最少的时期,因为严冬过后野鼠进入了繁殖期。人们认为狐狸的捕捉技术是相当高明的,可是,它也常常失败。有时候,十次跳跃中成功的只有一次。所以,它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多捕猎物。
不知什么原因,一到野鼠数量增多的六、七月份,狐狸的野鼠捕获量却大大下降。狐狸是多产动物,一般产仔四至六只,最多还有达十三只的。这么多的小崽正值断奶期,理应需要更加多的食物。要让小崽子们只只都吃饱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属夜行性动物的狐狸,在大白天也必须出去捕猎。捕获量的减少,并非它们不努力的缘故。而其原因很可能是,进入初夏后,杂草生长繁盛,草丛茂密,当狐狸在草丛中活动时,自己发出的声音使它难以探测猎物的方位。其次是风的影响,即使是很轻微的风也会引起草动,这就妨碍了狐狸的听觉。
因为狐狸捕捉野鼠并以此为主食,所以,狐狸自古以来一直受农人的尊崇,当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狐狸会被视作为神的使者。
在稻荷神社,人们把油豆腐供在神前,因为据说是狐狸最爱吃油豆腐。油豆腐是稻荷神社的典型供品,有人说用油炸过的豆腐是用来代替野鼠的。
japanese

BACKNEXT

NIPPONIA
TOP
      专辑*    当今日本列岛
      日本动物志    美飨尽收    封面人物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