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PONIA 第46期 2008年9月15日发行

TOP

美飨尽收   日本的烹饪文化

位于东京神保町的老字号餐饮店「SABOR」。

japanese

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名叫“洋食”的领域。西餐传来日本之后,其中一些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变成一种迎合日本人口味的独特的折中餐食,这就是所谓的“洋食”,例如咖喱饭、炸肉饼、蛋卷米饭等。这里我们将介绍的“那不勒斯通心面”,也是这种日本式西餐之一。

在素有旧书店街之称的东京神保町,有一家名叫「SABOR」的餐饮馆,每到中午,学生以及白领们络绎不绝,这里的那不勒斯通心面吸引着众多食客。面条微粗,加上火腿、洋葱、青椒、蘑菇等菜料一起炒。呈番茄色的通心面是「SABOR」自1955年开张以来的人气餐食。客人点用那不勒斯通心面的数量,据说一天最多时可达200份。

在那不勒斯通心面的使用材料和烹调方法上,各家餐厅都不完全相同,不过,有一种材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那就是番茄酱。在「SABOR」,面与菜料一起炒好后,最后拌入用香菜、番茄酱以及番茄浓汁煮成的酱汁,装盘后,撒上一些塔巴斯辣酱油和奶酪末。面条软和,辣椒味及奶酪味使番茄酱的酸甜味更加浓郁、味美。

从面条的柔软口感以及番茄酱的味道来说,那不勒斯通心面似乎与意大利餐食中的通心面(pasta)相去甚远,不过那是很自然的,因为那不勒斯通心面原本就并非起源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而是起源于日本的横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的日本,横浜的宾馆餐厅有厨师推出了一种新的餐食,将煮熟的通心面与番茄酱、火腿、青椒等一起炒,并命名为那不勒斯通心面,据说那是借用番茄酱的发源地那不勒斯之名,即那不勒斯风味的通心面。想来当一般餐厅也开始出现那不勒斯通心面时,番茄酱的使用也开始普及了。因为烹调方法简单,所以,那不勒斯通心面不久便成为普通餐饮茶座里的一道便食,后又成为人们的家庭餐食之一。

日本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向国人真正地介绍意大利餐食。如今,日本到处都能吃到正宗口味的意大利餐食,但有趣的是,那不勒斯通心面却依旧人气不衰。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那是一种会让人回忆起旧日时光的口味,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方便商店里卖的用塑料盒装的那不勒斯通心面也已经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餐食了。那种独特的番茄酱风味,引人怀旧,勾人食欲,也许很少有日本人会对其无动于衷的。


NIPPONIA
TOP